每個人,每個物品,每個企業(yè),都會在未來,成為歷史刻下的一個印跡,或深或淺。站在浩瀚的時間長河里回望,改革開放的40年,僅僅是“瞬間”。但對襄陽這座城市,對生活在其間的我們來說,剛剛過去的改革開放的40年,是最具意義的。
如果說,襄陽猶如一部鴻篇巨制,那么,融僑既是城市生長的見證者、親歷者,還是這份千年古城氣質的書寫者之一。
融僑,對于有著“夫襄陽者,天下之腰膂也”之稱的千年古城而言,就像牙牙學語的孩童,融僑一邊從城市生長的過程中吸取營養(yǎng),一邊竭盡全力的在這座偉大的城市里,留下屬于自己的美好印跡。
有人說,成長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。
這或可以解釋,融僑為何一直能成為城市美好生活的踐行者:為居者著想,為后代留鑒。
2013年,融僑初到襄陽。
從人聲鼎沸的華中水果城大市場,到井井有條的現代化商業(yè);從泥濘遍地的小清河,到雅致鮮活的濱河大道;從市井滄桑的老房子,到比肩世界的現代高樓。融僑,致力參與襄陽城市發(fā)展的進程,以踏實的態(tài)度,匠心的精神,本著優(yōu)化城市、升華人居的原則,為襄陽人民呈現符合當代理想標準的世界級城邦,代言襄陽人居新格局。
融僑,以責任之心 傳遞城市之美
古人云:“舟大者任重,馬駿者遠馳”。融僑以其為理想信念,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員工、業(yè)主和所在的城市,以責任之心,傳遞城市之美。
襄陽融僑所承建的《洪家溝片區(qū)城中村及棚戶區(qū)綜合改造項目》,是市政府確定的重點“兩改”項目。規(guī)劃范圍東起清河河堤,西至大李溝老河道,南起前進東路,北接高新區(qū)余崗社區(qū)。規(guī)劃用地面積520畝,需征遷各類房屋1471戶、建筑面積30萬㎡。擬投資45億元,打造面積118萬平方米的城市新社區(qū)。改造后,還建面積37萬㎡,還建住宅安置房1700套。
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2014年,樊城區(qū)政府依法對外發(fā)布了洪家溝片區(qū)城中村及棚戶區(qū)綜合改造項目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房屋《征收公告》和《征收實施方案》。自項目啟動以來,融僑按照“統一規(guī)劃,公建先行、還建先行,分步實施”的原則,率先建設居民還建住宅小區(qū)、公立三園幼兒園和九年制諸葛亮中學四十六中校區(qū)。三園幼兒園及諸葛亮中學四十六中校區(qū)于2015年5月建成,同年9月交付使用。洪溝轄區(qū)1221套還建房于2016年6月建成,同年12月28日完成全部安置工作,并創(chuàng)造了還建安置工作“零投訴”的奇跡,既確保了征遷居民的穩(wěn)定,也改善了洪溝片區(qū)的老舊面貌。
融僑,以實際行動詮釋了“舟大者任重,馬駿者遠馳”的責任之心。
對于社會責任,公益活動的擔當,融僑從未推托。襄陽融僑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(yè),真心回報社會。
2015年 襄陽融僑向牛首鎮(zhèn)龍頭中心小學捐資100萬元。
2016年初冬,一場跋涉千里,“關注留守兒童”的愛心之行,將來自融僑的溫暖,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。單純的孩子們,只會用質樸的語言,來表達他們的喜悅與感謝。也許我們無力徹底改變孩子們的生活情境,但希望以我們微薄之力,讓他們在這個冬天,感受到這個社會對他們的善意,讓他們對未來,多一點美好的期待與愿景。
2017年 襄陽融僑向太平鎮(zhèn)朱坡中心小學捐資200萬元。
愛心是一種延續(xù),愛心是一種接力,襄陽融僑愿做大愛的搭橋者、傳遞者和守護者。
融僑,以建筑與城市對話
建筑從她延生的那一刻,就在與她所在的城市對話,與她周邊的建筑對話,與路過她的人對話,更與生活在她懷抱里的住戶對話。在這里,襄陽融僑悅府與襄陽城東的對話是流暢、舒適和歡愉的。
“城市向東”的引領和實踐,不是偶然,不是靈感乍現,事實上,它隱含著襄陽融僑最為核心的內在邏輯——融僑的理想,始終要與城市的戰(zhàn)略理想同步。
而融僑,不僅僅是以工匠精神構筑理想的家園,更是在一座擁有2800年歷史的城市,創(chuàng)建屬于融僑也屬于城市的歷史。從而實現建筑與城市與歷史的對話。
縱觀襄陽融僑的各個產品,無一不是以城市建設參與者的身份,始終將自身融入到城市的理想之中——將對城市的理解與建筑深度融合,從而讓老城區(qū)煥發(fā)出現代化都市的活力。
襄陽融僑城地處城東洪溝片區(qū)緊鄰春園東路,以“觀瀾、錦江、美域、悅府(在建待售)、華府”五盤,匯聚成勢。以“世界的一平方公里”對話城市,在城市東向用建筑的丹青畫筆,書寫美好的人居生活。
在融僑人看來,建筑不只是僵硬的表述,而是一種富于現代性的城市藝術作品,透過建筑,讓人們的生活,變得充盈而有樂趣;透過建筑,讓人們的情感,變得愉悅而有溫暖;透過建筑,讓人們的關系,變得簡單而又和睦。
在產品細節(jié)上,融僑始終以匠心態(tài)度,精雕細琢。比如,融僑悅府對景觀提出了深層次的優(yōu)化,提出以“儀式、觀賞、運動、游樂、社交、便捷”為景觀價值標準,從地下二層入戶大廳到地面入戶大堂、從架空層到公共走廊、從小橋流水到綠蔭小道、從春花夏水到秋葉冬石。點點滴滴,時時處處,都可以看到融僑人的匠心獨具。
讓建筑與城市對話,讓建筑與城市水乳交融,從而構筑理想居住空間并付諸予強烈的生活屬性,以品質贏得人心,是融僑一直在堅持的一種理念。
融僑,以情懷創(chuàng)建文明
擁有2800年建制歷史的襄陽古城,濃厚的文化底蘊,豐富的歷史沉淀,令這座城市的人們從骨子里帶著從容和自信,這種從容和自信夾帶著襄陽人對襄陽城獨有的情懷。這種情懷,流淌在每一個襄陽人的血液里;漂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;深藏在千年古城的每一寸土地里。土地孕育城市,城市孕育歷史,歷史孕育文化,而文化讓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氣質,這種氣質就是情懷。
而注重產品的情懷,是融僑人自帶的一種氣質。
從“奔跑吧﹒融英雄”到“ ‘陳喬榮’娶我”、“融僑業(yè)主千家宴”、“融僑﹒清河杯圍棋賽”、“全城登機”等活動,已形成融僑自己的情懷IP。
這是融僑所恪守的,以情懷凝心聚力,為業(yè)主提供高品味的生活體驗,使他們的生活別致、有趣,充滿幸福感。
對一座城市來說,最大的職責是給居民構建理想的生活空間,增強人民的幸福感。于融僑而言,是構筑一種清新,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生活方式獻給業(yè)主。讓他們在擁有高品質居所的同時,擁有遠高于旁人的生活方式。
對于情懷的表述,襄陽融僑不僅僅體現在提供優(yōu)質的生活方式上,更多的體現在業(yè)主入住后的物業(yè)服務上。
買房子就像是談一場戀愛,而小區(qū)物業(yè)就是那個最后要一起結婚的人。融僑擁有自己的物業(yè)服務公司——襄陽融僑城物業(yè)管理有限公司。公司秉承“優(yōu)質服務、溫馨家園、追求卓越、真誠奉獻”的品質觀,在各個服務項目中全面推行全國物業(yè)管理示范項目創(chuàng)建工作。融僑城物業(yè)以“注重細節(jié),追求完美,真誠服務每一天”為導向,堅持用物業(yè)的誠心、熱心、細心換得住戶的舒心、放心和安心。
端午中秋DIY、共享書屋、鄰里生活等活動已形成融僑城物業(yè)年度業(yè)主互動的固定動作。后期物業(yè)公司還有更多精采活動組辦,如:健步如飛、樓棟拼圖、全家福、家的味道等。以業(yè)主活動為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市的文明社區(qū),貢獻襄陽融僑的力量。
融僑,與城市攜手 勵志前行
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周年,也是中國房地產發(fā)展的四十周年,毋庸置疑房地產行業(yè),在這四十年里充當了重要的角色,也一直是我國的支柱產業(yè)。
目前房地產行業(yè)在風云變幻后,進入到了新的階段。
時代在變革,地產在創(chuàng)新,地產人也將開始新的征程。在新的征程里襄陽融僑將時刻銘記“房子是住的,不是炒的”指導思想,秉承“為居者著想,為后代留鑒”的價值觀,為襄陽人民提供匠心獨具的高品質人居產品。
今年,孕育著千年文化的襄陽古城將再次啟程,向著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稱號繼續(xù)前行。襄陽融僑作為城市生長的書寫者之一,將竭盡全力為襄陽這座美麗的城市,創(chuàng)建文明和諧的未來,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。在未來,融僑將與襄陽攜手,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勵志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