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鋼材、混凝土、水泥、砂石、銅材等各類建筑原材料價格迎來新一輪漲價,對市場影響最快就是房地產(chǎn)業(yè),進而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房價問題。
玻璃漲價約40%!
塑料漲價約30%!
鋁材漲價約30%!
鋼鐵漲價約30%!
不銹鋼暴漲約40%!
運費漲價約33.6%!
真可謂是“銅在吼,鐵在叫,不銹鋼在偷笑,鋁合金在狂笑,玻璃也在蹦跳跳。”
襄陽朋友圈,建材上漲的圖片瘋傳,
置業(yè)顧問還配文:“快買房”、
“以后買房成本越來越高”、
“還在等房價跌嗎?”
這一波兒漲,
又一次刺痛了襄陽買房人的神經(jīng)。
那么,建材上漲和房地產(chǎn)有關系嗎?——有!
都說面粉價決定面包價,房子還真不是。以我們大襄陽為例,房價的基本構成:土地成本(40%)+建安成本(25%)+財務成本(20%)+管理和營銷成本(7%)+利潤(8%)。
其中占成本最大的除了地價,就是建安成本。
很多人看到這里就慌了,
房價肯!定!會!漲!
別慌!
各種材料的上漲勢必會影響房價的上漲,但是材料上漲的幅度分攤到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上,其實不會影響太大。
我們來聽一下專業(yè)人士的解答。
襄陽市房地產(chǎn)協(xié)會秘書長李洪斌表示,以鋼材為例,高層住房的鋼材用量按照標準是70kg/㎡(小高層和多層更低),假設每噸鋼材上漲2000元,折算到房價,每平方米也就增加了100元,而且這個不因房價的變化而變化,目前襄陽房價的中位數(shù)在10000元左右,也就是說它的影響只有1%。
所以這波原材料漲價對承建商的影響可能更大,對房價的影響不大。但如此漲價也說明,房價是不可能下行的。
而且,房價是受有關部門嚴格調(diào)控的。政府的宏觀調(diào)控從未停止,比如限售、限購、限貸、限價等各種限制,有些地方還限房價競地價,限房價競配套等等,目的就是穩(wěn)地價穩(wěn)房價穩(wěn)預期,保持房地產(chǎn)業(yè)平穩(wěn)健康發(fā)展。
因此,這段時間建材成本的漲價,從短期來說,不會對房價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。
更何況,相比地價,建安成本在房價中的作用,可能就是摻面粉的水,真正決定面包價格的還是面粉以及供求關系。
總有人問,剛需何時才能出手?
“剛需”是什么?是剛性需求,是自住。也就是說,無論世事如何變遷,剛需買房只是為了滿足一家老小自住需求,還需要分什么時候嗎?
每一個當下,只要能買得起,就是最佳時機。